历史及及背景

鸭灵号背景

香港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各类船只在维港内日夜穿梭,与晚上的幻彩咏香江一起,令维多利亚港更加璀璨。如果您曾在维港看过一艘红色传统帆船,又或者在网上看过其照片,这很有可能便是鸭灵号。

虽然维港内仍有少量帆船航行,但大部分都只是仿古帆船,而鸭灵号是香港唯一仍恆常航行的古董中式帆船亦是香港存最古老的中式帆船。鸭灵号建于 1955年,已有67年历史。在成为观光船之前,这曾是渔民钓鱼的工具,也是他们的家。由于船体形状像一只鸭子,船主将这艘船命名为鸭灵号,意思是「有灵性的鸭子」。鸭灵号重50吨,长18公尺,是一艘中式传统三帆帆船。

鸭灵号不仅是香港的标志,也承载着香港人的集体记忆──-它见证了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每当您登上这艘标志性的红色中式帆船,它就会带您回想起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维多利亚港。
 
目前,鸭灵号作为观光船,定期带旅客游览维多利亚港,提供日落之旅和幻彩咏香江维港游,以推广香港渔民文化。鸭灵号也可提供派对、包船、拍摄、广告、文化体验游等服务。欢迎大家上来这艘红帆古董帆船,在欣赏维港风景的同时,体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感受不朽的香港情怀

什么是中式帆船?

中式帆船最初发展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在古代的商业、外交和军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曾作为商船、军船或外交船用于远洋航行,并出现在李白的《行路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著名诗词和艺术作品中。
 
在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而他的船队共有30,000人,每艘舢板船有1000人,是当时世上最大的船只之一。从 16到 19 世纪,中式帆船也广泛应用于亚洲贸易,当中「耆英号」更在 1846 年至 1848 年间从中国绕行好望角,航行至美国和英国。
 
这些旅程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中式帆船在设计中融入了许多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后来被现代西方造船业采用。船帆用竹子固定,使帆船能够快速稳定地航行。船员可根据风力调整帆,因此帆船可在任何天气下航行。
 
因此,历史学家H. Warington Smith 认为要在暴风雨中运载人员和货物,「世上肯定没有任何类别的船舶比中式帆船更适合。
 

中式帆船历史悠久,设计巧妙,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身为香港最古老的中式帆船,鸭灵号在保存香港文化遗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